海康威视十八年沉浮:从“找口饭吃”到“走出舒适圈”

深圳监控安装 行业资讯 743

海康威视十八年沉浮:从“找口饭吃”到“走出舒适圈”-第1张图片-深圳监控安装

七年蝉联全球视频监控设备市场冠军后,“安防第一股”不再只做一家硬件公司。

本文来自全天候科技,阅读更多请登陆。

作者|张超 编辑|罗丽娟

“没有什么高大上,很土,就是找口饭吃。现在我们还是想着怎么继续活下去,继续有碗饭吃。”2018年10月,海康威视总裁胡扬忠在接受雷锋网专访时谈到了创立公司的初衷。

虽说只是为了“活下去”,但自2010年上市以来,海康威视扣非净利润已从10亿元左右增长到2018年的113亿元,营业总收入也从36亿元增长到近500亿元。

根据今年4月海康威视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为99.4亿元,同比增长6.17%;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4亿元,同比下滑15.41%,这也是海康威视上市以来净利润同比首度下滑。

对于此,海康威视证券部相关人士对《时代周报》表示,“2018年下半年以来,公司业绩受到国内外形势的影响,但从2019年二季度开始,情况已经有所好转。”该人士当时预计,今年上半年,海康威视将会有较好表现。

如今,海康威视是否能达成预计目标还不得而知。但回顾其过去18年的发展,海康威视在人工智能方面,尤其是安防领域成绩耀眼:2011年-2017年,海康威视连续七年蝉联全球视频监控设备市场占有率第一名;2016-2018年又连续三年位列“全球安防50强”榜单首位。如今,提及国内安防企业,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海康威视。

“成功没有节点”海康威视的创立正值中国国有经济改革大潮兴起。2001年,大量的事业单位开始设立自己的盈利性单位,位于杭州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二研究所(简称:52所)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

出于对数字音视频监控系统的热情,当时还是52所工程师的陈宗年、胡扬忠毅然放弃了事业单位的“铁饭碗”,并拉来同是华中科技大学校友且拥有编解码技术的龚虹嘉,三人共同创立了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即“海康威视”)。此后,海康威视的三位创始人带着52所的一个28人小队开始了创业之路。

起步阶段,海康威视抓住了行业由模拟技术时代向数字技术时代转型的契机,从研发、生产数字监控产品压缩板卡起步,通过出售板卡和DVR来打开市场。

但当时,国内市场仍是索尼、松下、三星等外来品牌的模拟技术产品当道,直到“911”事件发生后,全球安防意识才得到激发。海康威视随即把压缩板卡引进监控领域,凭借节省硬盘存储空间和网络传输带宽的优势,迅速在国内板卡市场拔得头筹。

此后,通过掌握ISP、3D降噪、视频编码、网络传输、SOC等技术,海康威视由后端板卡、存储等产品进入前端摄像机产品市场,并进一步在安防领域站稳脚跟。

2010年,海康威视带着“安防第一股”的光环登陆深交所中小板,发行价为每股68元。2018年初,海康威视的市值一度冲上3600多亿元,在3481只A股中列第18位,拿下了中小板市值第一的宝座,并超出第二名的顺丰控股1400多亿元。

与此相应的是,在2010年-2018年间,海康威视营收从36亿元增长到498亿元,翻了近14倍,复合增长率33.9%;净利润从10亿元增长到113亿元,翻了11倍,复合增长率达到30.66%。员工数也从2010年底的3689人,扩张到2018年底的34392人。

很多人将海康威视的成功归结为能够不断创新、抓住时间节点,但在胡扬忠看来,行业发展过程中没有什么明确的节点,这只是一种幻相。

“所谓把握住节点,也只有事后通过结果来验证是否真实。这其中存在很多偶然,有一定的巧合。有些节点自己都预料不到,做之前不会去想,也想不到,但它自然而然就发生了。”胡扬忠表示。

70%业务来自境内发展十八年来,海康威视已经在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展开布局,而多元化业务发展背后,视频技术能力成为其主要支撑。

官方资料显示,海康威视目前拥有视音频编解码、视频图像处理、视音频数据存储等核心技术,及云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等前瞻技术,可针对公安、交通、司法、文教卫、金融、能源和智能楼宇等众多行业提供专业的细分产品、IVM智能可视化管理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

海康威视十八年沉浮:从“找口饭吃”到“走出舒适圈”-第2张图片-深圳监控安装

虽然海康威视的主营产品看起来很复杂,但从其财报来看,其实可以简单分为前、中、后端三类:前端是监控摄像头(硬件),中后端是基于AI、大数据进行存储、分析的视频控制系统(软件),以及部署阶段的工程服务。2018年,前端产品营收占总营收比重最大,达到48.32%;前中后端产品整体营收占总营收比重超94%。

海康威视十八年沉浮:从“找口饭吃”到“走出舒适圈”-第3张图片-深圳监控安装

海康威视近两年营业收入构成(图片来源:2018年财报)

外界普遍认为,海康威视具有国资系背景,所以政府订单应该会有很多。从2018年财报数据看,确实有超70%的营收来自境内,只是销售对象无法确定。

在去年投资者关系会议上,胡扬忠则透露,政府采购在海康威视国内营收占比约为30%左右,“大家有一些误解,在这个行业里面海康都依赖于政府采购。实际上非政府采购依然是主流的,在未来几年,非政府业务对我们增长的贡献还会更大。”

同时有部分市场人士认为,国际市场的变化对海康威视实际影响或有限。原因在于,海康威视的芯片主要由华为海思提供,且海康威视境外业务占比不高,北美订单更是极少。

海康威视作为一家发展较早的科技型企业,对于经营有一套不同的方法论。在胡扬忠的观念里,只有坚持以技术为主的公司、在技术研究开发上持续投入的公司,才会有好的回报,而中国的土壤也适合这样的经营模式。

根据海康威视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全部34392名员工中,研发技术人员有16010人,占比达46.55%;研发投入44.83亿元,占企业整体营收的8.99%;累计拥有专利2809件(其中发明专利513件、实用新型741件、外观专利1555件),拥有软件著作权881份。

另外,海康威视还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它以杭州为中心,建立了辐射北京、上海、武汉以及加拿大蒙特利尔、英国伦敦的研发中心体系,并计划在西安、成都、重庆和石家庄进行研发投入。

海康威视在技术方面的投入,最终也转化为了企业优势。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 2018年6月发布的全球视频监控市场报告显示,海康威视连续7年蝉联视频监控行业全球第一,占据22.6%的全球视频监控市场份额。

走出舒适圈,决战AI?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安防市场规模呈扩张态势,2016年安防市场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8000亿元。

海康威视十八年沉浮:从“找口饭吃”到“走出舒适圈”-第4张图片-深圳监控安装

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但在胡扬忠看来,安防市场虽然增长很快,却是一个“小”市场。“小”主要由于碎片化:用户不集中、应用分散、产品分散、客户定制化多。

“建立一个从满足客户碎片化需求的开发响应、到快速交付能力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胡扬忠认为,智能化时代到来后,安防行业内此前未被满足的客户需求有了实现的可能,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但这仍然是一个碎片化的市场。

虽然市场“小”,竞技者却来头不小。近年来,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以华为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和以旷视科技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业等纷纷入局,海康威视在这个领域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但胡扬忠依然乐观。“华为与阿里之间的竞争比较多,它们都想在云上发力,”胡扬忠向《财经》表示,华为与阿里布局的重点都是公有云,但视频监控领域并不适用于公有云,“很多数据都很敏感,客户也不愿意上传到公有云上”。

话虽如此,实际上海康威视也在尝试走出“舒适区”——不只做一家硬件企业,开始积极推动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2017年,海康威视提出了AI Cloud基本理念和架构,2018年3月就宣布已与微软、Intel、NVIDIA、浪潮集团等十几家企业展开合作;2018年6月,海康威视与富士康结盟,计划将视觉技术应用于工业互联网;几乎同时,海康威视与美的集团也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想要在智慧家居、智慧零售、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及机器人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在胡扬忠看来,海康威视做到今天是技术积累的结果,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强调:“我们永远要警觉,不要做投机的事情。”

标签: 海康威视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